Tiffany 省思雜記九 12/1 (指導老師:蔡文榮)
I. What have I learned?
3. 人類心智活動的4大功能:
(1) 吸收(absorptive):觀察/嘹解/注意
(2) 保留(retentive):記憶/回想/重現
(3) 推理(reasoning):分析/推論/判斷
(4) 創造(creative):想像/先見/構思新東西 (創造力是潛藏在人類腦中的金礦,但常開採不足
4. 創造思考的本質:
(1) 高層次認知的歷程
(2) 運作過程貴能求新求變
(3) 創造力是認知與情意之結合,多元思考歷程並用的結果
(4) 無中生有,但須以知識經驗為基礎
(5) 目的性行為:以新穎獨特有效為要求
(6) 創造行為如何發生仍有待探討
(7) 創造性思考可經由教育訓練而予以增強
Wallas, 1926
|
Torrance, 1967
|
(1) 準備階段
(2) 孕育階段: 依智能結構論
(3) 豁然階段
(4) 驗證階段
|
(1) 準備階段
(2) 試探階段
(3) 脫身於外
(4) 頓悟階段
(5) 驗證階段
|
A:直接的教學校果:a:一般的創造力b:在學科領域中的創造力B:間接的養成效果:a:在學科領域中的成就b:團體的凝聚力與生產效能
(1)鼓勵開放性、非理性、創意的表達(2)接納所有學生的反應(3)選擇能幫助學生舒展其思考的類推/比擬
(1) 解凍、歸零思考術(2) 腦力激盪法(3) 創造式問題解決思考術(4) 檢核表(5) 屬性列舉法(6) 強迫組合(7) 型態綜合思考術(8) 分合法(synectics)
(1) 國內目前最普遍的創意教學法(2) 1956年William Gordon提倡(3) Gordon挑戰傳統的四個觀點:
a. 創作在每天的活動中是重要的
b. 創作的過程一點也不奧秘,而是被描述出來的,並且訓練人直接增進其創造力
c. 在各領域中,創造性的發明都是類似的,其特徵在於都有內蘊的心智過程
d. 個人與團體的發明是很類似的
(4) 分合法三種類推的技巧是創意教學法的根基:
a. 擬人化的類推比擬
b. 直接的類推
c. 濃縮的衝突
(5) SCAMPER的使用:substitute代combine合adapt調modify改put to use用eliminate銷rearrange排
III. So, what shall I do?
在未來的教學日子裡, 我希望自己在每堂中, 能像蔡老師一樣, 使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和教學媒介, 連考卷出題的方式都不一樣, 帶給學生視覺感官上的不同! 像是在學生精神無法集中時或是課程一開始時, 準備或設計一些創意性高的主題問題或遊戲, 透過集體或小組的腦力激盪或是小組競賽方式, 使學生能練習創意思考和製造歡娛的學習氣氛。也可以像老師一樣擅用多媒體, 用互動式軟體或是透過電影影片達到美語教學的目標。雖然這種教學法實際操作上,需要我們準備時間更長久但是只要能達到幫助學生的功用, 我想多一點點的犧牲是值得的。當然了, 在操做此種教學法的過程中, 我必須要謹記在心: 能支持並鼓勵學生不平凡的想法和回答;接納學生的錯誤和失敗 (像外國老師常說的: “There is no wrong answer, there only wrong answer is no answer!”);並且尊重學生的個別差異也允許學生有時間思考。
【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