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ffany 省思雜記一 09/15 (指導老師: 蔡文榮老師)
I What have I learned
~教學原理之上課內容~
教學原理基本要求:
1.教科書(中英各一)
2.作業:
a)省思雜記 50%
b)小組演練 10%
c)小考40%
d)系統化教學觀摩(額外補救)
3.ETS的A. Reynaods 認為教師須具備4項能力:
a)學科知識
b)主動發現學生與學校的動機
c)對各種教學方式實在掌握
d)堅定持續反省自身教授和學生的學習 (ex) 路徑/依賴/馬車輪徑.
II What impacts do I have?
A.我想當那一種老師?
1.Tiffany想當的老師-->一年中天天都會想念的人^^
2.不想要當-->教科書朗誦機/ 口水噴灑機/ 催眠輔助機/ 被蓋麻布袋的老師 (其實常常遇到這樣的老師, 心裡除了無奈還是無奈@@, 所以將來一定不要當這樣的老師)
B.當正式老師之前的問題:
1.薪資 (38000*13.5月+1月考績獎金+寒暑假+月退休俸+……)
2.如果順利為人師表的話, 一生將受自己影響的人為數眾多, 所以扮演好自己的腳色做個稱職受尊重的老師為先決條件
C.成為教師前須慎重考量下列問題:
1.建築師的錯誤: 可以重新拆掉在蓋過(有反悔的機會)
2.醫生的錯誤: 大不了埋掉(隨風而逝)
but
3.老師的錯誤: 卻逐漸長大(且對學生的影響的巨大是長久深層的)
III So, what shall I do
除了上課內容的整理之外, 上完蔡老師這堂詼諧有趣的課, 除了豐富的收穫受益良多之外, 內心也出現了不同的激盪跟不同角度的思維. 同時我也在內心問自己, 我想當老師的目的是什麼? 是想要ヽ需要ヽ還是喜歡? 這其中的差異是巨大的.
課堂上老師提醒時說的話, 平均老師的一生中可能教過的學生有三千~上萬人不等, 甚至更多! 舉的例子是在我腦海印象還是非常清晰的罪犯---陳進興. 因此更是得停下腳步在這點上多多思考和琢磨自己除了有心是否還有能力當個負責任的Teacher. 在學生的心目中是否能夠適時在他們迷航的時刻, 為他們佇立在岸邊閃爍指引方向? 是否能當個具有專業知識與涵養而稱職的老師?
答案案是肯定的, 但是實際上要做到這些並不容易. 所以如何讓理想不只是空談成為我目前首要的任務. 因此未來的日子裡, 我將要更加努力學習, 不單單是專業素養和背景, 更多的愛心ヽ耐心ヽ了解ヽ方法和技巧也是我要多多學習養成的.
祝 老師 平安快樂
研修學程的同學們 一起加油吧~
IV Related research
1.老師如何做好身教
原設計者:彰化師大林香吟、黃淑敏、陳琮閔
壹 .前言
教師是教育的中心,也是教育的生命,於是教師的優良與否決定教育的成敗。教師的性格與行為對其教導的兒童有重大的影響,他是被賦予模仿性的,尤其對於年齡愈小的兒童,對老師抱著崇敬的心理,他們缺乏判斷能力,無法分辨行為的正確與否,身為幼稚時期到青少年時期的老師更被賦予「模範」的重責大任!於是「為師之前,應先為人」,教師在教育他人之前應先能掌握自我。此次報告我們就針對老師在品德教學上的重視,尤其是在「身教」方面,身為一個老師應如何表現在教育上,作為學生良好的榜樣!
貳 .老師的自覺
師範教育與一般普通教育不同的地方在於他除了培養身為一個老師應具備的學識,更重要的一點:如何成為一位人師。老師也是一種職業,但他們與一般職業的不同在於他們是以育人為主,「不思映,不思映,映月與水。」或許教師本身的感受與思想雖說不見得會完全反映在學生身上,學生也不見得會受老師的直接影響,但事實上老師的人格卻對學生有著潛移默化的作用,於是身為師者除了在學識上應符合自己的職業,在自我修養上也要比一般人更自我要求,以下幾點便是老師在教學生涯上要不斷努力的方向:
一、了解自我:
1. 了解自己的性格本身,所謂性格-「規定人格主體對環境之行為方向的東西」包括人格與氣質,人各適應其素質和環境有其獨特的性格,我們必須從這一方面著手,清楚認識自己的外在進而深入自己的內在,惟有清楚的了解自己才有能力了解別人進而影響他人。 2. 發現自己的生活方式與生存態度,有所目標、計畫,對自己負責,在教育上也是對他人的負責。 3. 對自己的優缺點有所自覺,對優點予以肯定,發現有缺點盡力去改善,人絕非完美,但必須對自己的優缺點有所認識,才能選擇性的教與他人。 4. 知道自己要什麼?進而可以去期望他人、要求他人。
二、認同自我:
「自信」是身為一位老師最重要的一個特點,當你站在台上就是一個模範,此時身教的作用無形中已經開始,有自信的老師才會受到學生的尊重,學生給予肯定便會產生學習與影響。
三、提升自我:
注重自己的知識、技能、品德,以期成為良好的典範。所謂「見賢思齊」,老師即使不是十全十美,也應有好的自我特色,不斷的增進自己的知識跟觀念,供學生學習,時時提升自己,對自己有所期待,因為有這樣的想法才有自己努力的目標! 「身教重於言教」,身為教師便要賦予自己一個使命,便是要求自己成為一個典範!再完美的人都有缺點,但是老師必須學會自我的要求,這就是給自己的一個期望!師者絕非聖人,卻要抱著育人的責任,所以必須對自己有所自覺,才能有所給予,在別人的身上找到自己精神的延伸與傳承。
參.育人為主,教書為輔,知行合一
在學校教育中,我們應該注重全人教育。因為我們老師所教的對象是一群白淨的「人」。老師的人格特質,無不嚴重的影響著學生的學習和成長,教學時應以育人為主,教書為輔,這也是身教的重要所在的原因了。教學時也應符合教學三項歸準中認知、價值、自願。老師所教的知識應該是能夠有足夠的證據能證明,不是虛假的,而知識一定要符合社會道德的標準。如此是在作為一位身教老師之前更應注意的事情了。一位好的身教老師除了具有豐富的教學經驗、知識技能外,更重要的是需要有崇高的品格涵養,優質的人格特質,有水準的道德認知,更重要的是知行合一。 在每天與學生相處中,導師的思想、行爲、作風、談吐和人格特質無不感染、影響著學生。因此,身體力行是導師做好工作的前提。在平時的工作中,導師若能做到始終把自己當作班集體普通的一員。嚴格遵守班規班紀。導師自身的榜樣示範,對學生有著極強的說服力、感染力。學生對老師的心理防線也會慢慢地消失了。老師們的行為舉止,要使學生對老師有認同感,學生對老師才會心生尊敬,進而上行下效。故老師的身體力行非常重要。老師也必須了解每位學生家庭環境、學習情況、生活規劃、交友情況等因素,如此才能掌握學生現在的心境,用同理心以了解學生心理的想法,然後運用自我優質的人格道德水準與經驗知識給予最正確、最有幫助的教育與接觸。當然,學生接受了老師,也對老師有認同了,良好的師生關係就此萌芽了。 如更深一層體會,小我只是滄海中之一粟,所學亦不過是學海中之一滴,則能常懷謙虛之心,以改過、積善、謙德來提升充實自己,並對學生落實權人教育。然修德立業無有窮盡故,且三人行必有我師,隨時隨地皆可致力修習長進,讓學生與自我生命能逐漸暢達,眼前世界亦將生機日新,盡此一生無限向上,無有終時。 如果我們的社會像個大花園,那麼每位初誕生的嬰兒,就像剛出土的幼苗,須要師長本著愛心,全人教育的教育為養分來灌溉幼苗,深信綠樹成蔭、百花齊放、果實鮮美的大花園,將會自然呈現在大家的眼前。
肆.實際例證
常言道:「身教重於言教」,這是老生常談了,然而道理總是道理,實際上卻有 許多未知與困難,因此本組訪談了幾位教學工作者,現下就具體的事例,由正反兩面訴說身教的確具有重大的影響力,在教學中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很多人都知道,也常常說:「壞朋友的影響力遠遠大於好朋友」,同樣的道理也可以運用道老師的身教-壞的影響力往往是一股強大的力量。試舉一例,學校時常配合社會推行「春暉教育」,其中一項為「防治菸害」,老師在講台上高聲呼籲,卻時常發現老師公然在學校抽菸,當學生因吸菸被糾正,往往不平地說:「老師都這樣,為什麼我不可以?」常常使得糾正者啞口無言,我想,除了抽菸以外,還有許多不良習慣,這些不該用「老師是成人,所以可以」來當藉口,如此將因標準不一激起公憤而喪失公信力,也會造成學生偏差的價值觀,認為一切不良行為為隨年齡不同而被允許,甚至有些學生會藉由這些不良行為來表現自己的成熟。再者,有些老師嚴格規定學生不能遲到早退,嚴格要求甚至懲罰,然自己卻時常遲到,甚至視為理所當然,這又該叫學生怎會心服呢?因此,老師的一切本身就是學生學習的榜樣,服裝儀容,言行舉止都該十分謹慎。再者,論及教師對學生的良好影響,要對學生產生良好影響是比較困難的,首先因先取得學生信任,如何取得學生信任?有幾點最基本的確實常被忽略的需要注意:
1、與學生對話時,應目視學生,這除了是人際關係最基本的禮貌外,更重要的是表現重視學生,誠心聆聽,這樣學生較有可能願意說出真心話,常常有老師因為己務繁忙,學生有事想說,本來就已經猶豫不決,欲言又止,會因為老師這樣的態度而將話盡數吞下,這實在是個缺憾。
2、幫助學生應該有始有終,多數老師都具備愛心,因此都會有想綁住學生的心是好的,然而卻缺乏耐心,遭遇困難或者私事繁忙等等原因造成中途放棄,未盡完全責任將使學生反感,甚至心生背老師遺棄、背叛之感,因此對老師不再信任,如此一來那原本好的出發點就枉費了,甚至產生比一開始更糟糕的結果。最後,如果在得到學生信任之後,老師本身的學識豐富與否、修養思維成熟與否便成了關鍵了,一位認真負責,優秀且善於待人接物的好老師,隨著時間的化育,終會收到潛移默化之功,教師應期許自己盡最大努力,趨向完善
伍.結語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此句話也是說明身教的重要性,其實社會上給予老師的壓力極大,認為他們必須擔負教育後代的責任,於是他們的一言一行便不得有所差錯,這對老師而言是一種沉重的負擔,「又要馬兒好,又要馬兒不吃草」,有時候老師對自己的所作所為也會覺得進退兩難,而學生同樣的也會要求老師,所以老師在要求學生之餘,別忘了自己也要做到自己的要求事項,才不會讓學生無所適從,甚至對你感到懷疑,進而產生反抗的心理,這即是身教中一個很重要的部分!
文章出處: http://class.ncue.edu.tw/article-127.shtml
2. 如何辨別好老師的面貌?
此篇文章可是介紹家長如何為自己的孩子找老師, 如何辨別老師的面貌, 但是我個人適用另一個角度去看這篇文章. 用將心比心的心情去理解家長的感受, 並且引以為戒絕不可成為當中所述的惡老師的多種樣貌~
文章出處: http://home.pchome.com.tw/mysite/francine21/learning_music/article_02_1.htm
- Sep 15 Fri 2006 10:45
Tiffany省思雜記一 09/15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